孔子论学《周易》的三个境界,值得普通人借鉴

主页 > 易学动态 > 成都广播电视台天府TV

追求福吉是任何人都具有的权利,但是我们要明确追求福吉的方法

孔子在与子贡论易时说:“《易》我后其祝卜矣,我观其德义耳也。幽赞而达乎数,明数而达乎德,又仁守者而义行耳。赞而不达于数,则其为巫也......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。

孔子将如何用《易》分为两种,一为“安其用”的百姓《易》,二为“观其德义”的君子《易》。并且将学易分为三种境界,最下等为卜筮巫,只好易而不知数;中等为史,不但知道卜筮并且能明数;上等为为君子,能从天道中推算人道,并且能以义守之。

孔子的划分方法值得我们深思,一方面,其划分方法离不开时代性,表现为巫文化、史文化、士文化的层层递进,这样的阶段性在如今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。但是,在另一方面,它也反应出君子的养成,是一个自然发展、不断深入的过程,意味着个人境界的不断提高。

孔子说“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。”那么孔子归向哪里呢?答案是德义,这就是孔子的目的。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,孔子只是通过求德义来达到幸福吉祥的目的。这两种说法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笔者不再赘述。

笔者说明这些,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针对我们普通人学易,我有三点浅薄的感悟以供大家参考。

一,我们也要向“同途而殊归”这一方向靠拢,所以学《易》必须考虑到卜筮,不承认《周易》是卜筮之书,那么一切义理都是空谈。这要求我们在学《易》时,不能脱离卦爻辞、象数等等来考虑问题,才能够领会到《周易》作者的真正意图。

二,我们要以学君子易为目的,尽管普通人无法达到君子这一理想人格的要求,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在运用《周易》时领会它的哲学思想。时代已经改变,巫、史已经成为了过去,现在的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和责任往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而奋斗。

三,追求福吉是任何人都具有的权利,但是我们要明确追求福吉的方法,并不是以占卜为主的外在主宰,而应当是“求诸己”的内在修养。这也是孔子易学的实质:“尽人事以知天命”。